分享好友 碳中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一文读懂源网荷储、虚拟电厂、微电网之间的关系

2025-07-21 11:23410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大潮中,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微电网作为三大关键概念,正逐渐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又相互关联、协同工作,共同推动着能源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本文将探讨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它们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角色与重要性。

 

01
概念本质分析

1.源网荷储一体化

源网荷储一体化是一种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运行模式,旨在实现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的深度协同与优化整合。它强调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和源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清洁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源网荷储一体化不仅关注电源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还重视电网侧的灵活调度、负荷侧的智能管理和储能侧的高效利用,是一种从宏观层面优化电力系统整体性能的理念。

系统级协同框架:构建"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侧"全链条互动体系

核心逻辑:通过多要素协调控制实现电力供需动态平衡

典型特征:全网域时空调节能力,强调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互动

2. 虚拟电厂

虚拟电厂则是一种利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如小型光伏、小型风电、储能设备及可调节负荷等)进行聚合和协调优化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它不需要实体发电设施,仅凭软件与通信技术便能像传统电厂一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运行管理,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虚拟电厂的灵活性和高效性,使其在应对电力市场波动和电网供需不平衡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数字聚合平台:通过ICT技术整合分布式资源形成"虚拟机组"

核心能力:跨空间资源聚合与市场交易能力

典型特征:无实体电网连接,具备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交易功能

3. 微电网

微电网是一个小型自治电力系统,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设备、负荷及监控保护装置等组成。它既能独立运行,也能与主电网并网协同工作,具有明确的物理边界和相对独立的运行管理体系。微电网适用于偏远地区、工业园区、校园等场景,通过整合分布式能源和储能设备,为局部区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并在主电网故障时保障关键负荷的供电。

物理供能系统: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局域电力网络

核心价值:能源自治与故障隔离能力

典型特征:物理边界清晰,含分布式电源+储能+负荷+控制保护系统
 

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1.5px; text-align: justify;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和微电网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适应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它们共同致力于促进分布式能源的消纳,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2.相互关联,协同工作

源网荷储一体化与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为虚拟电厂的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政策导向和系统优化思路。虚拟电厂可以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通过整合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和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运行管理,实现源网荷储的协同优化。

源网荷储一体化与微电网:微电网是源网荷储一体化在局部区域的具体实践。通过构建小型自治系统,微电网实现本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可靠供电,同时与主电网协同工作,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虚拟电厂与微电网:两者在技术上有交集,都依赖先进的信息、通信及智能控制技术。微电网可以为虚拟电厂提供资源支持,或者接受虚拟电厂的调度管理,共同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3.技术交叉,融合发展

三者都涉及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监控与通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和微电网将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互动,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02
关键差异对比





03
内在联系与协同

 


1.目标一致,共同推动能源转型

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和微电网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适应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它们共同致力于促进分布式能源的消纳,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2.相互关联,协同工作

源网荷储一体化与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为虚拟电厂的发展提供了宏观的政策导向和系统优化思路。虚拟电厂可以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通过整合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和可调节负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运行管理,实现源网荷储的协同优化。

源网荷储一体化与微电网:微电网是源网荷储一体化在局部区域的具体实践。通过构建小型自治系统,微电网实现本地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可靠供电,同时与主电网协同工作,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虚拟电厂与微电网:两者在技术上有交集,都依赖先进的信息、通信及智能控制技术。微电网可以为虚拟电厂提供资源支持,或者接受虚拟电厂的调度管理,共同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3.技术交叉,融合发展

三者都涉及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储能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监控与通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集成与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和微电网将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与互动,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04
发展趋势分析

1.技术融合趋势:

虚拟电厂将向"物理虚拟电厂+商业虚拟电厂"双模发展

微电网向"交直流混联+多能互补"方向演进

源网荷储向"数字孪生+全要素仿真"深化

2.商业价值路径:

虚拟电厂:容量租赁+调频服务+峰谷套利

微电网:综合能源服务+碳资产开发

源网荷储:输配电价改革+容量市场机制

3.政策驱动方向:

虚拟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准入标准制定

微电网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

源网荷储配套价格形成机制完善


发展建议: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已进入多技术融合创新阶段,理解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对企业把握能源数字化转型机遇、布局增量市场具有战略意义。建议从业者重点关注数字孪生、边缘计算、分布式智能等使能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水系统中水力平衡调试
暖通中央空调系统的目标是在最低的能耗水平下提供需要的(舒适的)室内温度。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系统可能采用了变频和自控技术。

0评论2025-07-2511

信树暖通空调系统供热机房水泵改造的系统优化方案
01现状评估与需求分析数据驱动的精准诊断在系统诊断阶段,除常规的水泵性能实测与阻力特性复核外,可引入信树的 TRNSYS能效模拟与 CFD 能量场模拟技术。TRNSYS 能效模拟技术能够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动态仿真,通过建

0评论2025-07-2516

信树暖通空调系统供热机房水泵改造的系统优化方案
01现状评估与需求分析数据驱动的精准诊断在系统诊断阶段,除常规的水泵性能实测与阻力特性复核外,可引入信树的 TRNSYS能效模拟与 CFD 能量场模拟技术。TRNSYS 能效模拟技术能够对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动态仿真,通过建

0评论2025-07-2416

微电网与备用电源:能源韧性的完美组合
在当今日益不可预测的气候和地缘政治背景下,能源韧性已从一种奢侈品转变为必需品。随着欧洲和北美的天气事件频率和严重性增加,传统的备用电源系统在长时间停电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0评论2025-07-2130

循道而行,筑微网发展之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微电网实际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待解的难题。

0评论2025-07-1434

微电网规模化发展尚未实现,动力不足是关键制约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微电网实际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待解的难题。

0评论2025-07-1440

明晰微电网的功能定位才能有的放矢
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微电网作为一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微电网实际推广与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待解的难题。

0评论2025-07-1427

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现就零碳园区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评论2025-07-0944

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现就零碳园区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评论2025-07-0934

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能源局:

0评论2025-0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