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由20多家全球权威机构和领先企业,共同发布了"零碳工厂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成为全球首个完整、可量化的"零碳工厂"建设标准和评价细则。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工业领域的碳排放在整体碳排中占比接近70%,成为“双碳转型”攻坚战中的最大“壁垒”。在国内“能耗双控”的制约下,工业领域推出的“零碳工厂”一时间成为大众的关注点 ,低碳发展、一时间企业、工厂如何实现零碳转型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必选项。
"零碳工厂"是指通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性节能减排和碳消除等措施,使工厂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然而,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零碳工厂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缺乏相应的规则与标准。因此,"零碳工厂评价方法"的制定与发布将填补零碳工厂标准的空白,助力"零碳工厂"从方法论到实践的成功落地,引领各大企业打造"零碳工厂",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零碳工厂创建和评价原则、基本要求与评价要求,在流程上针对准备、实施与评价阶段提出分阶段的要求,为工厂在减碳目标设定、低碳项目改造、新建项目规划等领域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导,且规定相应的星级。
具体来看,标准包含了三大亮点:
第一, 标准结合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代表了国际零碳标准领先发展水平。
标准的制定参考了当前与“零碳工厂”活动相关的主流国际标准,包括ISO 14064、《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企业核算与报告标准》等,以及GB/T 36132-2018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23331-2020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国内标准,为系统性、全面性编制“零碳工厂”评价标准要求奠定了基础。
第二,标准具备明确的评价打分体系与分级细则,适用于评估机构对“零碳工厂”进行评级。
标准明确了实现“零碳工厂”的关键环节,并规定了评分标准,其中温室气体减排在考核内容中占比最大,高达40%,其目的是鼓励工厂尽可能地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及负碳技术,最大程度实现“应减尽减”。
同时,标准也前瞻性地对工厂提出了搭建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的要求,提出应结合物联网IoT技术实现对工厂内所有关键排放设施、设备的能耗与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高频区间记录,处理、分析和溯源,提高工厂用能和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六星“零碳工厂”为业界最严格要求,即在评价分数达到100分的前提下,工厂需在无碳抵消的同时实现零碳。
第三,以标准指明方向,以实践推动标准落地。
所有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均承诺将在今年内启动零碳示范工厂的建设,以实践检验标准,并引领行业零碳转型。 从"零碳工厂"建设标准和评价细则的出台到落地实践,中国特色的“零碳工厂”将成为全球工业领域零碳转型的星星之火,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
永磁电机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永磁电机(Permanent Magnet Motor)是一种利用永磁体产生恒定磁场的电机,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家电、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以下是其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一、永
0评论2025-08-029
深度解析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设计核心技术
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简称PMSM),永磁同步电机主要由转子、定子、轴承、绕组、端盖等各部件组成。永磁同步电机的组成及横切面作为电机中静止的组成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和绕组两
0评论2025-08-0111
驱动电机主流绝缘材料应用现状
众所周知,任何带电的设备或机器,最怕就是漏电和短路。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绝缘结构和系统的门道,一直是各大主机厂内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今天我们从头到尾来看看,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的主要绝
0评论2025-08-017
永磁电机设计与优化:从模型到性能的全方位解析
一、电机模型的核心设置永磁电机的运行基础在于磁场的相互作用。在永磁电机内部,转子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电流形成的磁场会保持同步转动,二者的相互作用形成净转矩,这一转矩正是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动力。由
0评论2025-07-317
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区别
在现代工业与电力系统中,电机作为能量转换的核心设备,其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中,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又称感应电机)是最常见的两种类型。尽管它们均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但在结构、性能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
0评论2025-07-2917
电机绕组电阻值很小,但运转中为什么不会短路
电机我们每天都在用,家里用的都是单相电机,工厂里用的都是三相电机和直流电机,在一些控制位置要求严格的地方还会用到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甚至直线电机,在这些电机中都有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我们在用万用表测电机
0评论2025-07-2816
零碳园区”机遇在那?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热词总会引发热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零碳园区”,提出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
0评论2025-07-2713
2025:中国“双碳”目标关键年,绿色转型与碳市场扩容加速
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结束时,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非化石能源消费需达到约20%,新型储能装机容量需超过3000万千瓦。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提出,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内,炼油行业
0评论2025-07-2729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各行业各企业积极行动!
4月23日,习近平主席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列为今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
0评论2025-07-2722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来了(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零碳园区建设绘制出一幅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0评论2025-07-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