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碳中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清洁能源成广西电源主力军,一季度减碳超千万吨

2022-04-19 15:353230
根据数据显示,4月1日,广西风电电量达1.47亿千瓦时,超当日电量的三分之一,首次成为广西第一大电源。同日,清洁能源电量达3.33亿千瓦时,占广西当日电量的76.7%,清洁能源成为当日电源的主力。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广西再次刷新“绿电”成绩单,清洁能源全额消纳达204亿千瓦时,创季度消纳历史新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50万吨,减排等效于植树9.1亿棵。

据了解,今年1-3月,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克服了4轮冷空气和9场强降雨、电力供应、新能源发电大幅增加等多重压力,多措并举,实现广西清洁能源多发满发,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消纳水电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消纳新能源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新能源电量占比达到17.5%,风电电量首次超过核电成为广西第三大电源,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按照“安全用水、优化调度、多发零弃、和谐多赢”水库优化调度方针,采取汛前腾库、优化火电核电计划、加大西电云电调峰等多项具体措施,优化主力梯级水电群发电,实现低谷蓄、高峰发,有力支撑了用电高峰时段水电连续维持在1000万千瓦。依托南方电网大平台,优化电力互济调节,保障西电东送最大支持力度达450万千瓦。同时,该公司还统筹做好“水库消落”工作,按计划完成龙滩、右江大型水库水位分别降至348.2米、216.7米的阶段性消落目标,完成年度总体腾库任务的50%。

一季度,广西风电受连续冷空气和同期装机规模大幅增加的影响,风电日均发电能力超过5000万千瓦时,同比增加38%。
针对低谷时段风电消纳难题,一方面,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与气象部门联动,准确预测大风天气过程,分析风电运行大数据,动态优化风功率预测模型,大幅提高风功率短期、超短期预测准确率,通过水火核电联合优化调度克服风电波动性,助力新能源全额消纳。另一方面,该公司通过市场化手段,利用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拓宽消纳空间,今年1-3月为风电拓宽6.7亿千瓦时消纳空间,超过了去年全年总数,有力支撑了“零弃风”。

日前,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正在组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市场需求电量申报工作,为广西首场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开市做准备。
“今年以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化‘指挥棒’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交易机制,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拓宽清洁能源消纳空间,助力清洁能源全额消纳。”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马琼介绍,5月,该中心还将推动风电自主选择参与交易,更大范围推动清洁能源市场化消纳。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电子束蒸发镀膜(EB-PVD)的工艺和优点
01EB-PVD 工艺步骤1.真空环境:首先,将镀膜室抽至高真空(通常在10^-5到10^-9托范围内),以减少气体分子的干扰,确保沉积过程中的材料纯度。2.材料放置:待蒸发的靶材放置在电子束枪的前方,通常是金属、陶瓷或复

0评论2025-07-2025

绿能快讯丨我国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我国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

0评论2025-07-2027

从传统工厂到“零碳灯塔”:园区微电网系统如何为企业实现转型
引言:零碳园区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方案已至关键期在全球气候危机与双碳目标的双重倒逼下,能源转型已从技术实验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传统工厂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大户,正面临成本攀升、政策约束与市场压力的三重

0评论2025-07-1842

现代电机节能技术探究
现代电机作为工业生产、建筑楼宇、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核心动力设备,其耗电量占全球总用电量的 40% 以上(中国约占工业用电量的 60%)。因此,电机节能技术是实现 双碳 目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领域。现代电机节

0评论2025-07-1651

"双碳" 背景+电力改革深化
1.1 政策驱动:能源转型与市场改革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推动微电网在工业园区、偏远地区等场景的独立运行能力。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新能源电力全面进入市场交

0评论2025-07-1633

零碳园区政策实施路径与保障体系
组织实施的系统安排政策建立了完整的组织实施体系,明确了国家、省、园区三级责任分工申报阶段体现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各地区推荐园区数量不超过2个,于2025年8月22日前报送,确保了申报质量和竞争性。审核阶段强调了

0评论2025-07-1447

“十五五”时期如何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园区是工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平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主要的工业用能单元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自十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相继开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经济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绿色园区等试点建设,

0评论2025-07-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