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碳中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李克强 推进风光基地建设、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总量控制

2022-03-10 15:493460
2022年3月5日(星期六)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就今年的发展目标表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对国家重大项目要实行能耗单列。要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2021年成绩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
全国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7%。
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
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粮食产量达到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
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
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
 
今年形势判断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
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2022年发展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2022年重点工作
 
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
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
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
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
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
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
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约为3.3万亿千瓦时
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开发布。《规划》明确,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3.3万亿千瓦时左右的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比2020年增长了约50%。

0评论2022-06-06425

5月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汇总:共23条,5条国家级、18条省级
据不完全统计,5月共有23条涉及氢能政策出台,包括5个国家级和18个省级政策,包括以下地区: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浙江、海南、四川、云南、山西、陕西、新疆。

0评论2022-06-06486

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有关工作部署,现就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意见。

0评论2022-06-04381

一图读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图解

0评论2022-06-04377

碳中和产业税收56项优惠发布
为着眼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充分体现税收对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从支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环保、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实施了56项支持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

0评论2022-06-04479

国家能源局局长:持之以恒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0评论2022-06-04330

碳中和领域的数督化实送简析报告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

0评论2022-06-04375

​听说林业碳汇很赚钱?四种骗局了解一下
碳市场各种各样的减排项目里,林业碳汇项目通常被认为是优质资产。

0评论2022-06-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