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碳中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全国碳排放指数动态预测

2022-03-03 13:063210
 
执行摘要
2021 年中国碳指数调查于 2021 11 月展开,共收集了数百名利益相关方对中国碳指数现状和未
来的预期。虽然不能因此宣称本调查具有充分代表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利益相关方
对于中国未来碳价的预期。自 2013 年以来开展的类似调查为本次调查奠定了基础。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2013 年至 2016 年期间,中国相继启动了八个地区碳市场。这些地区市场对配额分配机制、
覆盖行业、抵消机制的使用以及各类衍生品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中国于 2015 年《巴黎协定》
达成前夕宣布将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017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印发了《全
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2020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宣
布,中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不久之后,生态环境部承诺“尽快”启动全国碳市场。
2020 12 31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 2021 2
正式生效。该管理办法规定了市级环境主管部门的职责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并明确排放核查的
成本由政府承担。2021 7 月,位于上海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进行了首批交易,标志着全国
碳市场正式启动。开盘价为 48 /吨,非常接近《2020 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中预估的 49 /吨。
受访者
调查收集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利益相关方的答复共 417 份,其中 76%来自控排企业,有 49%
受访者来自已经被纳入地区或全国碳市场的企业。在控排企业中,发电行业占比最高(受访者比
例为 33%),其次是建筑材料(包括水泥)(20%)、钢铁(7%)、化工(6%)和有色金属(5%
行业。10%的受访者来自碳市场相关服务供应商,包括咨询服务、核查服务、碳抵消项目开发和碳
交易服务等。另有 3%的受访者来自研究机构,其余受访者则来自学术界、金融业和地方政府。
32%的受访者来自于地区碳市场所在
省份(直辖市),而超过 67%的受访者
则来自于非试点地区,其余 0.5%的受访
者来自于中国大陆境外的企业。
由于受访者系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回答调查问卷的受访者更有可能参与过
参与碳市场的准备工作,可能导致结果
的代表性有一定程度的偏离。我们与各
行业协会合作,争取获得更具代表性的
行业反馈,以减轻由此带来的影响。与
此同时,自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以
来,受访者的信心显著提高。
图片
图表 1:受访者所在单位的地理分布情况(n=417

中国全国碳指标市场动态
来自发电行业的受访者被问及其所在企业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内的配额分配情况。约
一半受访者表示,满足履约需求之后其企业仍有剩余配额。
继发电行业后、水泥、钢铁以及电解铝行业对碳市场的准备明显较其他行业更为充分。受访
结果显示,这三个行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平均预计时间是 2023 年之前,而超过三分
之一的受访者预计上述三个行业将最早于 2022 年前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其他四个重点
碳排放行业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时间的平均预计则是在 2024 年之前。
微信图片_20220303125847
受访者预计,从目前直至 2030 年,碳价对投资决策产生的影响将会日益增加。约五分之四回
答该问题的受访者预计,到 2025 年其所在企业的投资决策至少会受到中等程度的影响。只有 5%
回答该问题的受访者预计即使到 2025 年其所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也不会受到影响。
预计碳排放交易将对投资决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20303130041
碳价预期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预计全国碳市场的碳价指数将会稳步上涨,但对于上涨幅度的预期存在较
大差异。2022 年的全国碳市场平均碳指数预期为 49 /吨,到 2025 年将升至 87 /吨,在 2030
之前将达到 139 /吨。20-80 百分位区间价格将从 2022 年的 30 /吨至 50 /吨,变为 2030
50 /吨至 200 /吨。本次调查所得到的近期未来价格预期与 2019 年和 2020 年的调查结果相
似,但对 2025 年和 2030 年的未来价格预期则高于之前的调查结果
图片18
图表 4:地方碳指数市场目前的价格区间以及受访者对全国碳市场的价格预估。
中国的排放目标和排放峰值
2020 9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力争在“2030 年前”(而不是
2030 年左右”)达峰,增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今年,85%的受访者预计,中国将在
2030 年前或不晚于 2030 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只有 15%的受访者预计中国的排放量将在
2025 年或更早达峰,较去年调查中的 36%有所下降。
中国有望在 2030 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微信图片_20220228153045
中国碳指数:旨在于打造国内碳中和标杆指数,为地方政府规划“碳中和”路径、确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为企业、监管部门及广大投资者提供“碳中和”相关投资工具创新和价值理论支撑,助力地方及全国“碳中和”目标实现。建立整合碳研究、碳数据、碳评价、碳监测、碳方法等综合内容的碳评价数据库形成一套客观、系统、全面的碳排放评价体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