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碳中和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碳中和”是系统性变革 目前认知存在五个误区

2022-03-01 10:432320
 “一旦完成工业化进程,就很难继续保持较高的TFP(total-factor productivity ,即全要素生产率),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真实状况。”在2月26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华软科技发展基金会及华软集团承办的碳中和系列学术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刘俏表示,要保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应对TFP下降,就必需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拉动TFP增速最需要的是数量巨大的投融资,而“再工业化”、“新基建”、“碳中和”等投资热点行业领域,都可能成为TFP增速的来源。

刘俏进一步解释,经济增长动能和增长模式变革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新旧动能转换期间特别需要投资。以碳中和领域为例,根据2016年正式实施的《巴黎协定》减排任务测算,2021年至2050年,全球用于碳减排的总投资规模至少须约达131万亿美元,已经提出“3060”目标的中国,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需要的投资规模或将达到255万亿元人民币。

不过,刘俏指出,目前对碳中和认知仍存在五个误区。

误区一:不少人认为碳中和是技术问题。实际上,碳中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是经济学进和管理学问题。“3060”的双碳目标,其中“30”是指到2030年碳的净排放量上限是108亿吨,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108亿吨碳排放降到零碳,也就是现实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美国从61亿吨降到零碳预计用43年(2007年达峰、目标2050年碳中和),欧盟从45亿吨到零碳,需要60年。中国仍然需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实现碳中和之间寻找平衡,换句话说,中国要完成这个使命,所经历的变革,不管是技术变革还是经济社会变革肯定是剧烈的,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碳减排斜率将是最陡峭的。

碳排放权是稀缺资源,如何在不同行业和地区进行有效配置?要采用什么样的路径,制定什么样的技术和产业政策?所以,减碳所遇到的巨大挑战,不仅要从技术上寻求突破,也要综合考虑行业和地域的差异。

误区二:碳中和主要涉及高碳排放行业。2017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分行业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电力(火电为主,44%)、钢铁(18%)、建材(13%)、交通运输(8%)、化工(3%)、石化(2%)、有色(1%)以及造纸(0.3%)。

不少人认为,以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八个行业作为出发点,比如电力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44%,把这44%降低了,碳减排目标就大大接近终点。但是,各个行业通过投入产出关系互为上下游,某一个行业的政策或者技术变革会在生产网络内层次传递、叠加,产生“乘数效应”。现在中国有1.45亿个微观经济单元,构成了非常复杂的生产网络,减碳不能把某一个行业看成孤岛。碳节点行业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他们与传统的重碳排放行业并不完全重叠。

误区三:碳中和主要涉及生产型企业,与消费主导型行业关系不大。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消费占到整个二氧化碳排放的65%以上,出行、住宅能源使用和食品构成了家庭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来源。所以在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从生产端和需求端同时着手,这意味着未来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发生根本变化。

误区四:碳中和是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约束条件。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要发展,不使用化石能源就必须成为一个约束条件。其实在这个愿景下,围绕着碳排放可能会出现一个技术范式的彻底变革,或者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用经济学语言讲就是生产函数发生变化,改变经济的运行的方式,消费者效用函数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不能将碳仅仅看成是约束条件,而应是看作推动社会和推动文明形态更替的根本力量。这不仅是经济革命,也是经济学革命。

误区五:通过全国性的碳排放配额交易体系形成统一谈价格。统一碳价并没有考虑到区域发展不平衡,现在通过多余配额在碳交易体系交易形成的碳价格面临着波动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另外,碳排放权免费发放本身也可能扭曲碳价的定价逻辑。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在碳交易市场不一定全部都成立,我们需要更好的碳价格形成机制。

碳中和之下的中国经济模式转型到底需要一条怎样的路径?刘俏表示,“碳中和”是一场系统性变革,研究中国未来碳中和实施路径、行动方案,需要考虑三个关键问题。

第一,找出碳节点行业。按照二氧化碳或者温室气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上下游流动过程中呈现出的网络,用生产网络理论找到节点行业,所谓的节点行业是在生产网络里面处于关键位置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一旦出现技术的变革,不管是减排或者说利用以及封存等技术变革,都会带来倍数效应,对上下游有外部的效益,这是碳中和行动方案需要关注的。基于40多个行业做了初步的分析表明,排名在前的节点行业和所谓的八大重碳行业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八大行业很可能是节点行业,但并不是所有的节点行业都是八大行业。

第二,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减排效果。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理查德·H·泰勒(Richard H.Thaler)在《助推》一书中通过很多例子来证实,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实现碳中和也应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建言公共政策来改变人的行为,最终实现碳中目标。

第三,建立有效的碳价发现机制是关键。要找到碳价格形成机制,碳排放权分配与交易、碳价格与资本市场、建设碳资产证券化市场这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个“三角分析框架”。碳资产证券化(ABS或REITs)也是一个重要路径,一个设想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更多的碳资产证券化之后,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形成市场价格,再通过市场价格本身倒推出碳排放权定价。目前有很多碳资产作为底层资产REITs正在申报之中,今年很可能会突破。这不仅会给碳价格,也会给未来的碳税政策、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碳金融衍生品提供实施保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节能新选择:开关磁阻电机如何为工业领域注入绿色动力
在当今注重节能减排的工业环境中,高效电机技术正成为企业降低能耗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天津猎迅电气专注于节能电机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高效的电机解决方案,其中开关磁阻技术以其独特优势,正逐渐成

0评论2025-09-0615

常温半超导超高节能电机系统
1.技术适用范围适用于电机及电机系统。2.技术原理及工艺采用自主研发的半超导电磁线,绕制在超高导磁率的铁芯上制成定子总成,结合无谐波损耗的超高内阻的超强永磁体制作的双永磁转子。针对电机定子和转子采用损耗极

0评论2025-09-0426

风力发电的创新动力:开关磁阻技术助力绿色能源未来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推动着绿色低碳发展。天津信树公司深耕风电领域,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风能利用效率与系统可靠性,其中开关磁阻技术的应用为

0评论2025-09-0416

绿色动力革新:开关磁阻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卓越应用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信树公司深耕风力发电领域,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推动行业进步,其中开关磁阻技术的应用为风力发电系统带来

0评论2025-09-0317

轴向径向混合磁通开关磁阻电机不同定子结构的研究
开关磁阻电机(SRM)凭借其结构简单、转子无绕组和永磁体、启动转矩大、容错能力强以及调速范围广等优点,已在航空航天、家用电器、电动汽车等多个工业领域成功应用。

0评论2025-09-0220

风力发电的创新之路:开关磁阻技术助力绿色能源高效转化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天津信树公司深耕风力发电领域,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风能转化效率与系统可靠性。其中,开关磁阻技术的应用为风力

0评论2025-08-3128

空气压缩机在核电站的应用
核电是利用核裂变反应释放的热能进行发电的一种清洁能源。其原理是铀原子核在吸收中子后发生裂变,产生大量热能,由高压下的循环冷却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生成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从而产生电能。核电具有

0评论2025-08-3143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结构
用途及基本结构一、用途1、直流电动机的优点:调速范围广,易于平滑调速;过载、启动、制动转矩大;易于控制,可靠性 高;调速时的能量损耗小。2、直流电动机用于轧钢机、轮船推进器、电车、电气铁道牵引,高炉进料、造

0评论2025-08-3130

风力发电:与风共舞的绿色乐章
风力发电的原理基于风的动能向电能的转化。风推动叶片旋转,叶片带动主轴,进而驱动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蕴含着众多核心技术。现代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多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轻质高强材料,

0评论2025-08-2932

风力发电三大技术路线解析:双馈、直驱与半直驱的竞争与未来
风电行业在追求降本增效的道路上,风机技术路线经历了从双馈为主到三种路线竞争共存的演变,而这场技术竞赛的背后是度电成本的终极考量。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发展日

0评论2025-08-2886